歼-35战机采用我国自主研发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近30吨 隐身性能强 WS-19发动机成首选。央视最新报道中提到,某重要机型采用的是国产中推双发发动机,很可能是WS-19。这款发动机技术更为先进,是自主研发的重点项目。从FC-31的1.0版本到2.0版本,再到最终定型的歼-35/35A,耗时超过十年,发动机的选择一开始是无奈之举,但后续决定开发舰载型后,WS-19项目肯定会加速。
新闻报道中还提到“我国自主研发中推”这几个字眼,这意味着只有WS-19符合这一描述,因此很大概率就是它了。另一个亮点是该机的最大起飞重量近30吨。虽然此前有人推测最大起飞重量会超过三十吨,但近30吨说明该机实际上是中型机的机体,但在载油量和携弹量上已向重型机看齐,与美海军的“超虫”差别不大。不过,这个最大起飞重量可能包括了外挂载荷,弹仓携弹时应该没这么重。隐身化才是重点,日常带外挂的情况不会太多见。
提及隐身模式下无法达到最大起飞重量的原因之一是该机能够适应的升降机升举重量。例如,075型两栖攻击舰的后升降机能同时升降两架直-8,升举能力可达30吨。那么076型两栖攻击舰的外飘式至少也能达到相应的升举吨位。结合前几日关于电磁弹射器长度和挡焰板尺寸与福建舰上的规格一致的问题,现在歼-35的最大起飞重量也得到了官方确认。在日常隐身模式下,弹舱携弹的情况下,不可能达到最大起飞重量,也就是说具备在076型两栖攻击舰上起飞的条件。
尽管无人机是076型两栖攻击舰的主要用途,但在应急情况下,真有可能搭载一些歼-35。076型两栖攻击舰的甲板宽度和长度足够歼-35降落,只是甲板运作效率无法与福建舰相比,所以用上了“应急”这个词。正儿八经的用途还是围绕无人机展开,可以降落的话,大不了慢悠悠地回收,总比吊装实机到甲板上更实际。
歼-35的适应性确实强于歼-15。如果在短距起降能力上再提升一些,076型两栖攻击舰真能充当小航母来使用。这主要是针对“近30吨”的最大起飞重量有感而发,感觉适配性较强。
七星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